• 学校概况
  • 教育教学
    科学研究
  • 招生就业
  • 交流合作
    社会服务
  • 校园生活
首页
>>教学科研>>校本培训

素养立意提质量①|新学期开学课堂调研活动

日期:2025-05-09 作者:叶加根

素养立意提质量

— 新学期开学课堂调研活动 —


   为引领教师正确领会新课标精神,真正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教学实践中,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2023年秋季开学第二周,我校教学处组织各教研组开展“素养课堂”调研活动。

文科组

  叶慧洁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三课《口耳目》。针对“口、耳、目、手、足”几个生字,叶老师先用猜谜的方式,让孩子对这些常用的人体器官进行知识的“唤醒”,然后用“比一比作用”的方式,联系生活实际,不仅让孩子们更加了解这些生字,而且还能让孩子们学习如何更多更快地去给这些生字找“好朋友”。联系象形字,让孩子们通过连一连的方式,找到每个字对应的象形文字,这样不仅让孩子“以形记字”,更能让孩子感受文字的乐趣。在教学写字时,先让孩子们熟悉这节课教授的新笔画,再代入生字当中,先观察,再下笔,最后当场检查巩固,让孩子更好地掌握生字。

  徐颖颖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天地人》面对刚进入小学课堂的孩子,徐老师非常关注幼小衔接与过渡。以游戏化的活动方式来组织教学,结合生动形象的图片,从孩子最熟悉的日常生活中着手,让孩子对生字的音、形、义进行理解,又通过跟读、赛读、开火车、合作读、口语互动等教学活动,在游戏中运用生字、巩固生字,将知识和趣味相结合,让孩子们在学中玩,在玩中学,激发一年级新生学语文、认汉字的兴趣。

理科组

  杜依铭老师执教 一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课《比大小》依据一年级孩子的心理特征,以森林中的小猴子分水果的游戏为情境,让孩子们在分水果的过程中领会“>”“<”“=”等数学符号的含义。通过“认一认”“读一读”“写一写”三个学习环节构建课堂逻辑:一一对应比较物体数量;从物体中抽象出数字,进行数字的大小比较;能够灵活运用符号表达物体之间的大小关系。

综合组

  李胜忠老师执教八年级信息技术《建立基础模型》一课,通过制作花瓶(杯子),学会草图绘制、旋转、抽壳功能,提高3D建模的效率。以图文形式的操作步骤和微课相结合的学习支架模式,让孩子们在学习123D design中草图绘制、旋转和抽壳过程中更加得心应手。同时,通过任务的提升,完成“花瓶”的制作后,学以致用,制作出了酒杯、茶壶、奖杯等作品,为后续的3D设计打下基础。通过学习3D打印的基本过程,了解3D打印技术,初步掌握3D建模软件的使用,感受未来现实世界的多元化创造模式。

   林森老师执教二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一课《队列队形》,在队列队形已经基本熟练情况下,运用了反口令练习,更加直接地检验孩子们队列练习的掌握程度。利用喊数抱团小游戏,锻炼孩子们的反应能力和数学口算能力,以及对老师的口令进行快速判断和反应,真正达到列队“快、静、齐”。

  陈家红老师执教一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1课《玩偶纸袋》,陈老师引导学生将生活中常见的信封或纸袋经过观察、思考、想象,进行巧妙的设计和制作,变成生动、形象、鲜活的纸袋玩偶,并配以表演活动,使孩子们体验制作的乐趣,享受动手的快乐,同时赋予纸袋新的生命。突出教材“更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这一美术课程课标要求的理念,凸显美术学科是一门“以视觉文化为代表的丰富的学科教学门类”,重视“图像识读”启迪学生的设计思路,激发学生创作的愿望。

  本次教研活动,让老师们对如何把“核心素养”落实到课堂中有了深刻的认识,从关注知识点的落实转向素养的养成,从关注教什么转向学生学会什么。促进老师们继续做“新课标”的践行者,做学习型、反思型和研究型教师。



分享到: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