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校园新闻

校友风采②|陈佳思:永远的青春,永远的美好
时间:2022-05-26
引语
为传承发扬“求美先求真与善”的校训,走近少美校优秀校友,聚焦其艺术求学经历和发展之路,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推出校友风采栏目。以期校友分享人生经验,凝聚校友情谊,沉淀校友价值,激励更多少美学子传承奋进。
一、校友名片
陈佳思 温州少美校96届毕业生
现任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浙江省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壁画学会会员、中国工艺美术学会会员、温州市鹿城区动漫协会理事、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教员。
1990年至1996年就读温州市少年美术学校,1996年至2000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2000年至2004年就读于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2004年攻读意大利美术设计学院(佛罗伦撒)硕士,2016年获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硕士学位。
二、作品展示
《龙湾堂》 油画 2018年 80cmx60cm
《永嘉古宅》 油画 2013年 60cmx50cm
《黄山远眺》 油画 80cmX60cm
《静静地草原》油画 80cmx60cm
《丰硕》 油画 2012年 80cmx120cm
《起初》 油画 2016年 110cmx180cm
《景》 油画 210cmx80cm
《金碧山水》2004年 板上综合材料 144.1cmX122.2cmX8cm
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壁画展暨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
三、母校记忆
(第三排左三为陈佳思)
温州市少美校首届初中毕业照
就读少美校期间的借书证和
发表在2000年12月9日《美术报》上的素描习作
2021年4月,少美校老师在央美附中教学交流
看望在读毕业生
四、校友寄语
说起少美校,我们这些第一届的毕业生可能是最有发言权的。每当提到我的学艺经历,我每每都要和别人说说少美校。因为只有你到了外面才知道,少美校其实是一个很特别的存在。说到它的特别,可真是如数家珍。因为像这样一个年龄阶段,有这样系统学习美术的学校,在世界上也可能是屈指可数的。它的课程安排很像是美院附中的教学,强调美术综合素质的培养和训练。因为我在央美附中学习、工作了二十多年,所以有直接的感受。它是和附中、美院衔接得很好的一种教育。所谓综合素质教育,是指不只是应对考试的教育。素质教育的重要性,我不表大家也是清楚的。所以这是它难能可贵中最重要的一项。少美校有书法课,有户外写生课,现在想想很多现在刚刚兴起的素质教育方式,少美校当年就在做了。
当然,少美校所创造的辉煌也和它每年毕业生所取得的成绩密不可分。我们当年班上的初中毕业考成绩是温州第一,这在一个以专业为主的学校应该是很难做到的。还有就是多年为各地的中等美术院校输送了大批优秀的人才。它的好还有很多,我是三天三夜也是讲不完的。
我还是说说我和少美校一直以来不解的情缘吧。
我是小学四年级,作为第一批美术生考到少美校的,当时文化底子好,专业不行。专业考的应该是全班倒数,考前也确实没正儿八经画过素描、速写。但通过三年学习,我在小学升初中的考试里,专业拿到了第一的成绩。因为当时有国美附的陆嘉陵老师来阅的卷,所以我的进步应该是无可厚非的。这些进步当然是学校给我的,是每一位老师的教导给我的。
我们小学时的校长是林允铎校长,给我们上思政课,对我们很严厉,也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心。副校长是瘦瘦的,非常精干的朱丽琴老师。少美校的辉煌和他们的用心是分不开的。班主任是陈爱娥老师,数学是陈少春老师,都是很好的老师,总是能感觉到一种母亲似的慈爱。专业课的老师也都是画界的“大咖”,陈洙龙老师(国画老师)、陈天龙老师(素描、色彩老师)、马胜凯老师(速写老师)、唐陈汉老师(书法老师)、杨越嶂老师等等。觉着当时经常老师说的道理很深奥,但就是似懂非懂。不管咋样,水平是正儿八经地上来了。还记得很多别的老师也对我们很好,图书馆的胡琦老师,一头白发,和蔼慈祥,标准老知识分子的模样,把图书馆管理得井井有条,还经常为我们在写生时拍照,并编好序号,帮我们冲印,现在留下来的那么多美好的回忆和胡老师的用心分不开。还有带我们集邮的苏立征老师,给我们上过社会课。时至今日还依稀记得他为我们讲解集邮知识的场景。有一段时间可真是对集邮非常地痴迷。还有短暂教过我们音乐的汪老师,特别瘦,特别美。苏老师和汪老师都去世了,每每想起都很难过。还有凶悍又十分幽默的体育王寿南老师,美丽可亲的音乐林莉老师,总是烫着卷发的食堂金老师……
到了初中,专业主要是蔡可群老师。蔡老师(担任过温大美术学院副院长)和陈洙龙老师对我专业上的帮助最大。陈老师是我专业的启蒙老师,蔡老师为我考上央美附中起了主要推波助澜的作用,特别感恩他们,每每回温都想着去看看老师。陈天龙老师也是善于说话的人,只是那会太小听不太懂,后来去他家看望的时候,才慢慢发现我们是如此幸运,一开始就遇到了好老师。初中还有语文徐一鸣老师、数学陈玉兰老师、英语陈洁老师也是我很亲的恩师。师恩不能尽数。
我们来北京考试是马老师、胡老师和苏老师带着我们一起的,确实是为我们做了学校能做到的一切准备工作,回头想想真是不易,所以我们的每一点的进步,都应该感恩关心和帮助过我们的每一位老师。
和同学们的情谊更是深。同学不多,就20来个,现在每次回去都是要欢聚畅聊,不愿分开。因为人少,和下面好多届的师弟师妹们都熟识。记得上美院的时候,还和志同的校友们自发组织过暑假去温州周边的写生,很是美好。
2017年我应林中柱和王劲老师的邀请,去给少美校的小小学弟学妹们做过一次讲座,也给他们小上了一堂课,并且还和老师们有过关于教学的深入的探讨。终于实实在在能为母校尽一些绵薄之力,实属幸运。可惜当时的马校长已经重病治疗中。
之后的新校长——吴瑞杰校长和姚胜荣副校长也曾来北京参观过新附中,和我们一起畅谈过少美校的未来。
目前少美校已经搬离了我们曾经魂牵梦绕的池上楼边。在搬迁最后的日子我们约了三五同学重游故地,留影纪念。作为告别,也作为一种对未来的祈祷。希望美校越来越好,学生会比我们更优秀。在少美校会培养出更多的,中国未来的美术力量。
曾经的少年已不惑,曾经的小小美校却似乎更加青春。32年只是开始,为家乡有少美校而骄傲,希望素质美育的路越走越宽,希望母校越办越好!
感谢老师们!感谢母校又给我一个回忆珍贵往事和家乡美术后代交流的机会!更希望以后的学子们,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环境,创造属于你们的美好!
96届校友 陈佳思
2022年5月
五、校友互动
麻同学(四年级在读):我很想了解您以前在少美校上学时,有什么好方法使自己的学习获得更大进步呢?
陈佳思:我在少美校的时候其实还小,特别是小学的时候,不太懂怎么去学习。主要还是因为老师特别优秀,也负责任,周围的同学也很优秀,自己也还算上进,就会在各个方面不断地进步。所以一个好的学习氛围是很重要的。
对于小学的你我想说的是:要让自己爱上美术,爱上学习,学会方法,比别人多做一点。
王同学(六年级在读):感谢您给我提问的机会,这几年疫情,对我们的生活和学习都造成了很多影响和变化,甚至有些附中考学的形式也转变为线上考试,对此,我们该如何调整自己呢?
陈佳思:你的这个问题非常好,我觉得在不管在什么情况下,都要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即使是特别的时期,也一定要认清自己的目标,努力提高自己的水平,不要在学习上有局限。这样呢,不管考试有什么调整,你都能自由应对。考试可以一直变,你也是掌控不了的,但是你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是你可以通过努力不断提高的。
何同学(六年级在读):如果您坐时光机穿梭回小时候,您还会选择走美术这条路吗?
陈佳思:会的。因为我目前还没有发现其他过人之处能让我更好地安生立命。
姚同学(七年级在读):当素描、色彩、速写三门课的学习出现了瓶颈,应如何走出这一阶段的困境,并让自己得到进步的?
陈佳思:这也是一个很实际的很好的问题。首先,这三门课程是为了考试和教学才有所区别,它们其实有很多想通的地方,往往是一通百通的!
其次,我觉得学习专业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一直进步的过程,肯定会有很多起起伏伏的阶段。但是,这种阶段的出现,往往是你要进步的一个前兆。因为很可能是你对以往的一些不确定性的方面,进行思考和梳理的过程。当你真正明确了一个目标和方法之后,你可能就会有一个很长远的进步。
这个过程可长可短。你可能需要好好静下来想想,看看画册,看看别人的画,听听老师的建议,做做笔记……有可能突然一刻,再继续画的过程中,你就想明白了,就像顿悟。至于认知的深度,往往取决于你认知水平的阶段,可能还需要时间的沉淀。不要着急,少年……
六、艺术展览
2001年 获中央美院00-01学年度在校生成绩展三等奖,作品入选《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在校学生美术作品年鉴》;
2003年 筹划、组织00级《我们同学》大型画展并有多幅作品参展;
2004年“学院之光”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2004年毕业生优秀作品展;
2008年 中央美术学院90年校庆教师联展“我们•美院”;
2012年 大同首届国际壁画双年展;
2012年 中央美院附中教师写生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美术馆);
2013年《我的中学时代》中央美院附中校庆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附中美术馆);
2013年 中央美院校庆95周年CAFA教师作品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 中央美术学院附中60年作品展(中国美术馆);
2014年 作品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壁画展暨第三届全国壁画大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4年 “求同存异”中央美院附中教师五人展”;
2014年 获青春志·首届北京青年美术家艺术嘉年华三等奖(今日美术馆,国中美术馆);
2014-2015年《汇点•京津冀青年艺术家联展》(上上国际美术馆);
2015年 作品入选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作品展(敦煌大唐美术馆)并被收藏;
2015年 "写生.梦想"京津冀三省市青年美术写生作品展暨“创新·梦想”天津市第六届青年美术节(天津美术馆);
2016年 中央美术学院研展(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
2016年 首届“青竹画材杯”全国油画作品展获优秀奖(中国国家画院国展·美术中心);
2016年 作品入选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江苏宜兴吴冠中艺术馆)并被收藏;
2016年 海南省三亚市红树林七星酒店23、24层楼道主题壁画长廊绘制巨幅当代壁画;
2017年 第十届ANBD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东京·温州·雲林·首尔);
2018年《文明的回响·第三部·时代肖像》(太庙艺术馆);
2019年《NEXT·未来之约》——第四届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义乌国际博览中心);
2019年《未来未来Not yet.Not yet.》——第四届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北京保利艺术博物馆);
2019年《未来未来Not yet. Not yet.》——第四届保利“学院之星”当代艺术展(青岛美术馆);
2019年作品入选 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壁画展(河南省美术馆),第四届全国壁画大展;
2019年 "绿水青山,金色乡愁"——全国艺术职业教育美术基础教学速写作品巡展(浙江艺术职业学院、中央美术学院燕郊美术馆);
2019年 大美在新疆: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新疆艺术学院附中教师采风创作展(中央美术学院校史馆西厅/新疆艺术学院美术馆);
2019年 温州市第八届美术作品展览(温州市文化馆);
2021年 首届当代水墨创作暨两岸百位名家学术联展(台湾艺术大学真善美及大观艺廊)
2021年《教学山水间》——二零二一社会实践课教师作品展(中央美院附中展厅)
2022年 第四届国际动物绘画在线大赛获荣誉提名奖(美国)
2022年 国际艺术——第三届国际色彩绘画在线大赛获人才奖(美国洛杉矶)
2022年 第七届国际风景(绘画&雕塑)线上大赛入选展览(美国艺术—加州棕榈泉)
作品发表:
《绘画入门丛书——怎样画速写》江西美术出版社1999年;
《基础美术技法丛书——素描静物写生》江西美术出版社2000年;
《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在校学生美术作品年鉴》吉林美术出版社2002年;
《新起点》人民美术出版社2003年;
《突破难关·素描肖像》安徽美术出版社2003年;
《中央美院壁画系学生示范作品选》天津美术出版社2003年;
《中央美院、中国美院优秀作品集》江西美术出版社2003年;
《金碧山水》刊登于2004年第24期《中国文化报》美术周刊第一版;
《中央美术学院造型学院·壁画系学生作品集》江苏美术出版社2007年;
《头头是道--换个角度画头像》人民美术出版社2008年;
《人民美术》2014年第九期;
《温州都市报》2014年9月23日;
《青春志2014北京优秀青年美术家作品集》;
《第十二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集》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
《第二届朝圣敦煌全国美术展览作品集》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2015年9月;
《中国壁画·中央美术学院卷·教学篇》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5年9月;
《吴冠中艺术馆全国油画作品展作品集》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2016年;
《2017第十届ANBD亚洲联盟超越设计展(东京·温州·雲林·首尔)作品集》2017年8月;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壁画作品集》人民出版社2020年4月
编辑书目:
《中央美术学院附属中等美术学校留校作品大范本》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物色黑白――附中学子的石膏世界》人民美术出版社2007年;
《范本传真•中国高等艺术院校教学范本――中央美术学院简单色彩静物》人民美术出版社2011年;
“十四五”美术绘画系列教材《色彩》上下册2017年7月等
文章发表:
《色彩理论在教学中的实践与拓展》发表于《河北画报》2021年5月刊(中央美院的重点科研项目:《色彩理论及其在教学和实践中的运用研究》)。